服务热线
1337-8662-865
在七月十二号,大伙儿心心念念的7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终于正式公开了。自上一次版号寒冬之后,几乎每一次版号公布都会牵动许多游戏人的心,以及无数圈内圈外人对榜上有名的八卦之魂。
无论是对上面“辣鸡游戏”的锐评,还是名单上的国产之光,都能非常明显的反映出“出狱游戏”的核准标准以及玩家和游戏圈内对于国内游戏的期待。
一说起版号这个东西,大家总是很喜欢怒喷它的负面作用,似乎总是很容易忽略它的正面性。
看到这里你先别急着给我递拖把塞抹布,论擦地板的技术,和其他大手子比,我是真的不行~
今天想简单的带大家了解一下,游戏圈内的人心心念念的版号是如何发展至今的。
我们平时所说的版号,也就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根据《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对包括游戏等电子出版物发放的许可证号。
自1998年1月1日起,版号就开始出现在大大小小的游戏和电子出版物上了,所以可别以为版号是近几年为了管控游戏而出现的限制,实际上它可能比不少游戏玩家的年龄还要稍大一些。
而到了2003年5月10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文化部颁布了《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让文化部也拥有了管理互联网内容的权力。自此由板书和萌化两尊大神在游戏审批上的较量正式开始。
即使你不了解当时游戏想要发行,面对板书和萌化之间“你审我再审”的混乱,也肯定知道后来《魔兽世界》由九城到网易所引起的一系列纷争。
尽管当事之人有不少已经不知踪迹,但这也是当时国内大部分玩家们第一次感受到“和谐”对游戏的巨大影响,并从此成为国内玩家*敏感的神经。
好在这一切的纷争在2009年9月7日,随着一纸规定落地,正式界定了由版署负责审批,文化部负责管理的权责分配,同时也开启了审批信息数据化。
但很有意思的是,在2010年6月3日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又一次明确指出文化部负责管理、审查网络游戏,同时还指出由“有关部门”前置审批之后,将不再重复审查。
当然,我认为这肯定是萌化大神明晰自身责任,帮助网络游戏更好的发行所做出的努力,怎么可能是看着板书大神发酸呢。
我不酸,线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游戏出版审批职能转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属的数字出版司,在网络游戏管理上与文化部的职责分工维持不变。
而2016年5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提高了游戏行业审核门槛,并且对棋牌类门户打开,这也成为了不少棋牌游戏公司的新春天。
随着2018年3月,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并入版署,板书和萌化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随着一系列旧规定的废止、审批职责的移交、以及新规定的出台,游戏审批已经基本完全交由合并后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来完成。
2019年5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调整《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审批范围的通知,明确文化和旅游部不再承担网络游戏行业管理职责。
而从这时开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版号,成为几乎所有能够在国内上线运营的游戏的绝对条件。
顺着这条简单的时间线,实际上我们发现版号的发放并非像我们所想的那样,由一部一人所执行的“一言堂”,而版号发行权力的变化,也是从混乱到清晰的一个过程。
而从中文互联网的起步,再到板书萌化大神的“分庭抗礼”,再到现在一号卡死众生相,版号在游戏发行中的作用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
有不少人都会产生一种“以前版号这么容易,怎么这两年版号收的这么紧”的直观感受,但实际上除开2016—2018的“棋牌大爆发”,无论在这个时间段之前还是之后,整个游戏版号发放一直都处在相对克制的情况下进行的。
根据2009年至今的统计,中国游戏版号过审数量共计23438个,其中国产游戏过审21937个,进口游戏过审1501个,基本反应了目前合法合规的商业游戏供给量。
乍一看这个数量似乎很多,但实际上如果排出版号大放送的年份,以及近几年因为版号寒冬而逐步处理积压版号之外,实际上每年能够顺利拿到版号的游戏并不算多,尤其是排除相当一部分棋牌类游戏之后,这个数量可能还将缩水很大一部分。
随着版号的发放愈加严格,这似乎也让容易陷入“一放就乱,一紧就烂”的国内游戏市场变成了惨烈的修罗场。
但实际上根据综合多个企业查询工具来看,国内的游戏公司存续和在业数量,依然远大于注销和吊销的数量。
从数据的角度来说,游戏行业还远没有到哀嚎遍野的*暗时刻,游戏版号的发放似乎只要保持目前的态势,国内游戏行业依然能够保持稳健的发展。
但相比对游戏从业者的影响,真正被版号牵动着是每一个想要玩到优秀游戏的玩家的心。
在上一次版号寒冬来临时,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某某游戏因为资金不足而不得不解散,每一张因此被公开的原画和建模,都意味着无数人的心血就此流失。
对游戏公司来说,版号就是决定生死的催命符;对玩家来说,版号则是对游戏产业的未来观测。
有很多人都喜欢拿游戏产业规模XXXX万亿元来表示国内游戏市场依然很勇,就是再来十个杰哥都不怕的那种。
可私以为游戏产业是*难以市场规模与供给情况来进行衡量的,譬如“版号爆发”的时代,每个月都有大量的棋牌手游上线,乃至发展到个别地方搞出了手游产业园这样名为游戏,实为地产的项目,在那个棋牌游戏随便拿版号,产值年年上升的时候,是国内游戏*好的时代吗?
虽然有人看到过审的各种“辣鸡游戏”,讽刺着“倒闭精品”的操作,但我想既然横竖都是shi里淘金,那这份名单越短,是否淘到金子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六月过审的米哈游的《科契尔前线》,七月份的《暗影火炬城》,或许这又是新一代板书大神的操作,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可能比大多数人更懂游戏。
中国网科技9月8日讯(记者 单征宇)棋牌类游戏公司中至科技近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已是该公司两年内第三次冲刺港股IPO了。此前,中至科技曾在2019年7月3日向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招股书,等待6个月后“未果”;今年1月13日,该公司二次向港交所发起IPO冲刺,依旧无疾而终。
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三次递交招股说明书,中至科技的IPO之路为何坎坷不断?有媒体报道称,中至科技一直无法过审的原因,或与其重度依赖“私人游戏房卡”模式有关,而“游戏房卡”模式容易与赌博挂钩,这在外界看来,存在较大的政策风险。
招股书显示,中至科技是一家以研发江西本土棋牌类手游为主的地域性游戏公司,同时也是江西市场领先的网络广告代理商。有报告称,按2019年收益计算,该公司占据江西本土化棋牌游戏行业约22%的市场份额,占据江西网络广告代理行业约3.3%的市场份额。
在主营业务之一的网络游戏板块方面,中至科技开发及运营本土化手机麻将及扑克游戏,并在中至科技的网页游戏平台上分发第三方网页游戏(网络游戏业务),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4月,其网络游戏板块营收占比为87.7%、90.6%、85.4%以及94.4%,占据集团的绝大部分营收。
而招股书显示,中至科技手游的收入又几乎全部来自“私人游戏房卡”。2017年至2020年前四个月,私人游戏房卡收入贡献占比分别为100%、99.5%、96.5%、89.7%。可以说手游业务、以及手游业务中的“私人游戏房卡”的收入情况,直接决定公司的主营收入状况。公司主营模式单一,严重依赖手机棋牌类游戏的程度可见一斑。
据了解,“游戏房卡”是棋牌类游戏中专用的一种虚拟计费工具,与其它手游中的“游戏点卡”类似,需要用户充值购买。
在棋牌游戏中,每局游戏都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房卡,才能邀请好友一块玩游戏。因此,与其它棋牌游戏相比,使用“游戏房卡”的棋牌游戏,主要是在“熟人”、“好友”之间进行,而游戏运营商主要靠销售“游戏房卡”来获利。
有棋牌类游戏业内人士表示,这种通过兜售“游戏房卡”来盈利的模式,说直白一些,等于将小区棋牌室搬到了线上,在玩法上,参与游戏的玩家可以先在微信建群设置好玩法,规定得一分能够换多少钱,每局游戏结束后,再以微信红包或其他支付形式进行现金结算。
事实上,中至科技“房卡类棋牌游戏”确曾被犯罪分子利用“开设虚拟赌场”,并将“私人游戏房卡”作为参赌成员的“入场费”。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一份判决书记录,欧某某于2017年下半年创建微信群并邀人进群,组织群员下载“中至九江麻将”、“阿拉斗牛”APP进行打麻将、斗牛等赌博活动,前后组织赌博人数100余人。欧某某采用具体方式为,先在具备赌博功能的网站上开设虚拟房间并购买房卡,然后由群员进入虚拟房间进行赌博,然后通过其建立的微信群进行输赢结算。欧某某通过在“中至九江麻将”共获取虚拟房间费33484.26元,构成开设赌场罪,*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0元。
事实上,从2018年起,国家对棋牌类游戏监管便日趋严格,不仅业内难觅游戏版号上架资质,还会遭遇相关政策重点打击。
2018年5月,文化部在相关政策中明确提出,通过“房卡”模式运营的棋牌游戏运营商“不得允许使用代理商、经销商、推广员账户参与游戏,不得允许用户为其他用户‘开房’而自身不参与游戏的行为”。同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涉赌棋牌类游戏为期2个月整治行动,期间下架的娱乐场游戏(棋牌、博彩类游戏)超4000款。
除监管部门外,作为手游入口的手机厂商也采取了各种反赌限制措施。2018年8月,苹果App Store下架2.5万个应用,其中主要涵盖涉假彩票、棋牌类赌博等类型。而在今年8月份,苹果仅用半天就从中国区手机应用商店中下架了逾2.6万款APP应用,其中90%被下架的应用都是游戏。
有分析人士指出,国家层面及手机厂商如此重拳出击,其主要原因就是棋牌类游戏“天生游走在涉赌的灰色地带”。而中至科技的“私人游戏房卡”业务,虽然目前仍赚的盆满钵满,但头上也始终悬着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网科技记者日前在App Store上搜索与中至科技相关的关键词发现,目前仅剩下“中至南昌麻将”APP可以下载,而“中至上饶”、“中至九江”等公司的其他棋牌游戏,目前已无法下载苹果手机正式版。
此外,由于麻将及扑克游戏产品的整体生命周期较短,以2018年数据计算,麻将及扑克游戏产品的平均生命周期为587天和498天,因此,如何维系好付费用户的粘性,显得尤为重要。
但据招股书显示,中至科技自主开发游戏,平均月付费玩家人数波动非常大,且近年来呈直线年间,平均月付费玩家人数分别为11.2万人、2.2万人、1.5万人,直到今年疫情期间,月付费玩家人数才反弹到5.2万人左右。
针对赴港IPO及未来业务发展情况等诸多问题,中国网科技向中至科技方面了解相关情况,并发送采访提纲,公司方面回应称“目前暂无采访需求”。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从整体来看,中至科技业绩表现尚可。但受营收、盈利模式,以及私人游戏房卡遭遇严监管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能否向资本市场证明自己的长期盈利能力,进而顺利闯关IPO,目前仍是未知数。
根据伽马数据,中国移动游戏市场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85.48亿元,环比增长 15.96%,再次创下年内新高。收入实现环比增长主要得益于“十一”黄金周期间,游戏用户在线时长增加带动游戏收入随之增加。目前,游戏行业整体依旧延续着疫情后的高景气。
在游戏市场细分领域,休闲游戏这一分支也在茁壮成长。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20年10月份国产网络游戏审批,10月份有67个游戏版号审批通过,其中有32款游戏为休闲益智类。
国内休闲游戏市场中,在线棋牌游戏行业市场规模较为受关注。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线棋牌游戏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预计2023年在线棋牌游戏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76亿元。
棋牌游戏市场规模的一再扩展,使得近几年棋牌游戏企业扎堆冲击港股上市,2018年的指尖跃动,2019年的禅游科技、家乡互动,2020年的中至科技。
在版号风口紧缩的背景下,棋牌游戏厂商为自救,更多的是将研发精力投入已获得版号的老产品上。一方面,棋牌游戏公司实行以旧换新,将产品更新换代,进一步完善游戏玩法,提升用户的游戏体验。另一方面,以老用户带动新用户,通过旗下游戏产品推行品牌赛事,吸引新老用户参与,增强用户粘性。
自从游戏版号限制之后,一些棋牌游戏的研发团队对产品的研发是慎之又慎。版号来之不易,产品输出更加趋向精准化,其游戏产品版本更新的频率也随之加快。
棋牌游戏行业是国内休闲游戏市场中用户数量较为惊人的行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报告,棋牌游戏用户数量预期将由2019年的4.5亿人增至2023年的6.4亿人。棋牌企业要占领市场,留住用户是重中之重。
一方面,可以采用激励的方式鼓励玩家完成指定任务,从而获得游戏内的道具等,这样可以有效的将玩家留在游戏中,增加用户的游戏时长。一方面,通过游戏可玩性留住潜在用户,增强玩家的游戏体验,比如地方棋牌游戏的研发极大程度的贴合当地玩法,游戏的流畅度、画面的精美、人物设计等都会影响玩家游戏体验。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休闲游戏APP行业专项调查及趋势报告》,2019年中国休闲游戏用户下载游戏的原因中,身边朋友推荐后下载的占比达到53.9%。这从侧面反映,以老带新是游戏推广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些企业就通过比赛,在增强老用户粘性的同时,通过玩家之间相互的传递,吸引新用户参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