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7-8662-865
盛讯达在*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游戏业务处于战略收缩状态”,据游戏日报了解,这是该上市公司首次明确谈及对游戏业务的新态度。
去年12月份,盛讯达发布了出售中联畅想51%股权的公告,交易对方为江西焱焱,交易对价为2.85亿元,在该公告中,盛讯达还提及可能会继续向江西焱焱转让剩余股权。
盛讯达2022年上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游戏业务营收为3058万元,而中联畅想营收为3608万元,净利润2459万元。从这一数据可了解到,中联畅想(主要产品为海外棋牌类游戏)是盛讯达游戏业务的营收主力,放弃中联畅想后该板块营收将大幅下滑。
这意味着,未来将聚焦直播带货与新能源业务方向的盛讯达,可能不再有“游戏公司”标签。
实际上,上市公司逐步调整游戏业务核心级甚至剥离游戏业务的情况并不少见,但转型后的结果差异较大,有的走向正轨,也有的走向了绝境。
2020年天神娱乐(2021年底证券简称更名天娱数科)开始转型,游戏和数据流量是两大主要业务,彼时游戏仍旧是第一营收主力。2021年天神娱乐出售了幻想悦游,推出了数字竞技平台“PK.NOW!”,数据流量业务成为了营收主力,游戏业务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17.1%,不过扣除掉营业成本,电竞游戏业务利润与数字流量业务利润接近。但到了2022年上半年,天娱数科的电竞游戏业务营收占比仅剩1.47%,数据流量业务成为了绝对核心。
其一是艾格拉斯,在2021年度半年报中,公开原有管理层相继离职,因为现有管理层无游戏业务运营和研发经验以及行业政策,已关停或转让游戏业务,不再接触游戏业务;
其二是晨鑫科技,2018年游戏业务在晨鑫科技营入中占比达到了87%,但经历版号停发后其进入持续亏损阶段,2020年晨鑫科技转型去做芯片和智慧打印业务,游戏业务营收占比下滑到2.71%,到了2021年晨鑫科技的游戏业务营收更是仅有659元。
相比前面三家公司,盛讯达的选择要更有底气,游戏业务此前在总营收中占比只有10%左右,互联网直播带货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约79%,虽然短时间会出现业绩下滑,但也解决了面对行业政策收紧而不得不进行调整升级导致的风险和成本压力。
一 注册公司流程:1核名 2提交材料 3领执照 4刻章 5开户 6税务报道 7申请税控盘及发票 8社保开户 9代理记账 。(大概7到10个工作日)
三 准备ICP申请材料加申请ICP(40到60个工作日)材料:①工商基础材料,②网站 网站要发布有偿信息,③注册资金100万以上,④三人近期一月社保缴纳证明,其中有一个需要计算机专业提供专业证书和身份证。
四 游戏研发完成后,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到40个工作日),软件著作权下来后和ICP一起申请版号, 版号申请流程① 出版社认定版号10到15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出行文,出行文后提交到市局详细认定版号15到20个工作日,10个个工作日出行文,出行文后提交到广电总局详细审核版号,总局正式受理后60到90个工作日出ISBN号,出ISBN号就可上线个工作日左右处版号的资质文件
近期,游戏圈相互传阅一份北京市宣传部将严审游戏版号的文件,该文件提及游戏行业较为关注的无版号运营、游戏公测、马甲包买量和套版号等问题。北京宣传部的该份文件引爆了游戏行业的大震动,游戏公司纷纷表示游戏行业或将面临一场大洗牌。
网络游戏的无版号运营是指什么?什么是游戏公测?怎么判断一款游戏是否属于马甲包?套版号又是怎么回事?上述事项各自存在哪些法律风险?为解答上述问题,笔者将于近期推出系列文章,旨在回应社会关切,为读者解疑释惑,析事明理,助力游戏企业合规运营。
我国的网络游戏行业在2010年后迎来大发展,入局网络游戏行业的企业不断增多,每年新增上万款网络游戏,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类型的网络游戏。但由于出版行政监管部门每年下发的版号有限,并且审批时限较长,版号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2018年国家进行“大部制改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8年4月暂停网络游戏审批,暂缓审批时限将近一年。此外,为了维护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健康发展,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通知,声明将严格控制新增网络游戏数量。[i]网络游戏版号审批数量遭受断崖式下降。
为了获取游戏版号,以实现网络游戏的合规运营,游戏企业出现了版号买卖的灰色交易,套版号问题开始层出不穷浮出水面。
所谓的套版号是指某网络游戏为上线运营,套用某款游戏版号,以起到“偷梁换柱”的目的。常见的网络游戏套版号的操作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类:
第一、游戏公司的新游戏套用本公司旧款游戏的版号,以上线运营。有些游戏公司拥有旧款不再运营的游戏的版号,甚至有游戏公司在前期就存储了大量的版号,待研发出新款游戏后,套用旧款游戏的版号,直接上线运营。
第二、游戏公司进行版号的买卖交易,再套用买来的版号上线运营。有些游戏公司缺少版号,便利用中介或直接跟拥有游戏版号的游戏企业进行版号的买卖交易。在签署版号买卖合同,取得版号后,套用版号以实现上线运营。
第三、游戏公司间签署游戏授权或游戏转让的协议,以实现套版号上线运营目的。有些游戏公司认为版号买卖风险较大,选择更为隐蔽的签署游戏授权或游戏转让的协议,变相地得到交易方的版号授权/转让,再套用在自己研发的新游戏上,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
针对游戏公司新游戏套用公司旧款游戏版号的做法,如果新旧游戏的游戏类型、游戏名称相同,由于运营单位未发生变化,表面上对外有较大的迷惑性。但两款游戏的内容仍具有本质区别。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的规定,网络游戏的内容发生重大改变的,视为新作品,需要重新履行出版审批手续。未经审批的网络游戏,一经发现,游戏网站将有被封闭的风险,网络游戏的经营所得,包括但不限于充值所得、广告所得,不仅将被没收,还有将按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进行罚款的风险。(详见:游戏合规系列:游戏无版号运营的法律风险)
针对版号买卖的做法,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及相关管理规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网络游戏的前置审批,因此版号的取得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不存在被交易的可能性。网络游戏公司进行版号交易的行为,即使支付合理对价,并且签署交易合同,合同也可能会因为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而无效。
针对游戏授权/转让的做法,游戏授权/转让属于商业行为,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领域。如果受让方是上线运营“转让的游戏”+“转让所得的版号”,本属于合法的商业运作,无可非议;但如果受让人上线运营的是“自己的游戏”+“转让所得的版号”,便属于套版号的做法,虽然此种“偷梁换柱”的做法较为隐蔽,但其游戏内容已发生实质变化,需要重新履行出版审批手续。未经审批,一经发现,将按照《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网络游戏“无版号运营”的做法进行处罚。
[i]腾讯网: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控制新增网络游戏数量。网址:/20180831G046U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