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7-8662-865
包括:游戏总体介绍、开发运营公司介绍、NPC人物对话、物品道具名称、技能列表说明、任务文本、 防沉迷设置说明、游戏内的屏蔽词库等相关文字内容;
录制时长为10分钟左右,包含游戏登录过程、主要技能展示、游戏场景及人物动作展示等信息;
2)研发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如为个人享有游戏著作权的,提供个人身份证复印件;
3、网站相关(可帮助企业完成域名购买、服务器租用、网站开发、域名备案等)
4、人员派遣(可帮助企业完成8名计算机本科人员的招聘、派遣、文件使用等)
提供游戏客户端(包括网络游戏软件客户端程序,以CD-ROM或DVD光盘为载体)三份,并提供登录账号及 其相应密码,该账号应当可以遍历游戏全部场景和功能;
提供游戏服务器登录地址,并提供三份登录账号及其相应密码,该账号应当可以遍历游戏全部场景和功能;
提供装有报备游戏的手机三台(备案后退还),并提供登录账号及其相应密码,该账号应可以遍历游戏全部场景和功能;
3、游戏产品需符合《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
运营游戏*核心的资质是《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企业具备《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才算迈进了游戏运 营的大门,此后再根据推广方式和运营方式的不同分别申请因特网信息服务、游戏备案、游戏版号等资质;
因特网信息服务是在网站涉及经营性以及提供有偿信息服务时申请的,在游戏运营的环节中主要作用于开 通在线支付以及其他信息/活动收费等栏目功能;
从法规来讲-《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是属于因特网信息服务的文化类前置审批文件;网站设计到游戏等 文化类产品时,是需要先申请《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拿到《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之后才可以申请因特 网信息服务的;
游戏运营备案是文化部针对游戏内容的审核,在游戏产品正式上线以及收费之前需要先经过文化部的审批 才可以上线、游戏版号-ISBN版权号、ISBN号、电子出版物号;
主要作用于游戏产品的光盘发行、书刊发行、杂志发行;新闻出版总署对于游戏版号的要求实际上与文化 部是一致的,要求在游戏产品正式上线以及收费之前就要办理;
但由于我们国内从业者对版权以及发行实况的概念缺乏或是其他考虑,已上线的游戏产品中仅有不到 60%的企业申请了游戏版号。而其中一部分更是在发生了版权纠纷以及发行需求之后才开始申请的;按照审批 要求,申请阶段是必须停止一切收费的,故而这些企业在运营阶段完全停止3-4个月来申请版号,造成的影 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这里建议所有的游戏运营企业,尽量在游戏上线之前申请,以备不时之需;车到山前 才找路的,是赌者、是侥幸者、而非智者;
根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和《互联网文化暂行管理规定》(文化部令第49号)的规定,从事网络游 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发行和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等网络游戏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当取得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网络游戏虚拟货币是指由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发行,网络游戏用户使用法定货币按一定比例直接或者间 接购买,存在于游戏程序之外,以电磁记录方式存储于 服务器内,并以特定数字单位表现的虚拟兑换工具。
根据《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文化部令第49号)的规定,经批准,擅自从事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的, 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依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予以查处,并没收非法所得。
主播不同、游戏不同,但是直播间的前缀却统一标着“禅游”两个字。初以为这是一个游戏公会,细查下去才发现这是一家“游播”(游戏研发和直播)一体的公司。
更让运营社惊讶的是,短短 5 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其利润竟翻了十倍,总用户注册数突破了 13 亿,春节期间 235 万观众在直播间在线看他们“打牌”。
2022 年,禅游科技的股价迅速翻倍,是游戏行业唯二增长的股票(另一是网龙)。股民朋友们,更是把它吹作第二个“东方甄选”,买到就是赚到。
一进入禅游主播的直播间,你往往能看到又唱又跳的主播,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在招来“牌运”。
在逗得粉丝哈哈哈大笑之余,禅游主播也在抖音游戏带玩榜的榜单上狂飙突进,常常霸榜。
这些主播基本很懂直播的节奏和细节,有的穿得花里胡哨,有的语出惊人且肢体语言丰富。打牌时常立“ flag ”,由此引起反转的喜剧效果。各种夸张的表情,随手一截就是一个表情包。这类典型代表,比如 @禅游村花 这类游戏达人。
今年,围绕“生肖”麻将做的营销活动更是在抖音疯狂出圈,各种主播打扮成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甚至还有怀拥白娘子的法海,让粉丝感觉在看“秀场”,直播体验超级加倍。
所以很多人,都以为禅游是一家(做表情包)做直播的公司,但其实禅游科技是一家主做棋牌的游戏公司,从 2021 年起才发力短视频平台的直播。
DataEye-ADX 投放监测数据显示,禅游旗下的《指尖四川麻将》、《禅游斗地主》、《嘻嘻红中麻将》三款产品在 2022 春节期间的 30 天内,抖音直播总场次达到 2.5 万场,平均每天直播超 800 场;其中《指尖四川麻将》直播了 1.3 万场,平均每天直播场次超过 400 场,*多的时候,有将近 236 万人同时在线。
一般来说,我们概念中的游戏公司,都是以游戏开发为主。但是禅游科技却在游戏自播的领域里,开辟了新路。
据新播场描述,禅游科技在抖音的棋牌游戏推广靠前,他们亲自下场招募了几百个运营,招了几千个主播做棋牌类游戏直播的推广,直播间挂的就是小程序。
运营社通过搜索统计,发现禅游科技在抖音带玩主播 1734 人,10 万粉丝以上 45 人。从百万粉丝到几千粉丝的账号都有,覆盖面非常之广。
禅游科技自己组建直播团队,虽然成本上高了点,但是胜在专业、稳定、分工明确。账号定位、内容策划、投流方案、达人包装,都有专业团队进行运作,可以持续输出内容。
正是靠着一大批会做直播的内容团队,禅游科技在棋牌类游戏的地位越发巩固,甚至多次超越腾讯棋牌,成为行业第一。
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自有专业主播,变现能力更强;第二,效果直播时代,比买量更划算。
在过去,游戏直播推广,往往是和斗鱼、虎牙的大游戏主播合作。但是这些大游戏主播价格不菲,推广的效果却难以保证。
而现在,禅游科技却亲自下场,靠着抖音自播,牢牢地抓住自有主播群体,可以更好地配合公司的产品做营销策划。
而且自有主播,其绩效与游戏下载和氪金数直接关联,这更促进了主播的积极性,变现能力更强。
其次,在短视频效果直播时代,投流的成本越来越高,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如果投入的成本,无法看到转化效果,对于资金流不充裕的公司来说就会成为很大压力。
而培养数千个自有主播账号,其粉丝增长,账号带货能力,均有数据可以直观看到。这可以更好地配合公司将投流的钱花在刀刃上。
禅游这种新型「游播一体」的公司,在游戏业界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不少公司开始尝试这种模式,这对于流量渠道一直在别人手里的中小公司,是一条实实在在的可行之路。
据了解,乐牛游戏、中手游、4399、浙数传媒、家乡互动……等厂商都开始模仿禅游尝试进行游播一体的模式。
游戏产品在孵化之初,往往是靠主创和策划的能力和经验做设计,直到产品基本落地,开发者才能多轮测试并进行简单地修改,但游戏的模式内核基本不会变,可谓“船大难掉头”。
而禅游科技却颠覆了这种游戏制作传统,开始围绕自己游播一体的系统,围绕“直播”做游戏。不少游戏的要求只有一个:要能有直播效果。
在禅游的游戏中,游戏代币的单位是“京”,是千兆的十倍。所以,在游戏里,动辄一局就是赢百亿、千亿。
放大的游戏代币,激发了游戏观看者的爽感,更愿意从直播间的链接进入游戏,亲自享受一把豪掷千亿,成为“京”级富翁的成就感。
不少玩过的玩家坦言,玩了指尖麻将后,陷入了“大数字成瘾”,再玩其他家棋牌游戏,总感觉赢得不过瘾。
围绕直播,禅游科技开发了大量适合直播的产品。在棋牌类游戏里,*能让玩家“爽”的必然是拿到一副绝世好牌。
于是禅游就开发了能拿满一手红中、不停胡牌的《红中麻将变态版》。既有直播效果,又能带来玩家。
2023 年其独家的生肖麻将又在抖音爆火,十二生肖麻将有万、条、肖(生肖牌 48 张),外加运势牌(福禄寿 12 张),运势牌可作为任何一张牌使用。不能吃,可碰可杠,杠则无番,一直胡到*后一张牌,1 把牌 4 家加起来甚至可以胡几百次。
生肖麻将的特色,就在于新型好玩,容易赢大牌;与 12 生肖、福禄寿的文化传统相合,更吸引下沉玩家。
禅游科技能从抖音直播里,放大棋牌类游戏的产品能力,和棋牌类的基因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很多热门游戏,并不适合直播,即使《原神》这样的现象级产品,因为缺少玩家对抗性,单从直播效果上来说也一般。在 B 站的直播,大主播 @大祥哥 非热点时间也就几万观看,普通主播更是只有几千、几百。
而棋牌类游戏,简单易懂、老少咸宜,而且竞技性强、名场面多,能吸引到足够多的新用户、泛玩家。
很多人小瞧棋牌类游戏,觉得它成本低,没创新,算不上现象级游戏。然而,多少年来,各种爆火的游戏来了又去,只有棋牌类游戏稳坐钓鱼台,从来不缺用户。而且,棋牌类游戏的收入水平,其实一直在迅猛增长。
运营社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到,data.ai数据分析公司认为棋牌游戏是 2023 年适合中小团队尝试的方向之一。
2022 年,从抖音走出了现象级品牌“东方甄选”,到了 2023 年,很多人说风口吹到了禅游科技。
可能你会觉得,一个是做「直播电商」的机构,一个是专「游戏」相关的公司,两者风马牛不及,为何将这二者做比较?仔细研究后,运营社发现两者确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其股价,实现了一个惊人的飞跃,2022年全年股价增长 50%,是唯二增长的游戏股。今年开年更是一路飙升,从 2022 年*低的 0.98 港元 ,涨到现在*高 3.53 港元,翻了足足 3.6 倍。
很多雪球股民,称其为抖音赋能“第二股”,无脑看好它成为一支“十倍股” (涨十倍) 。
运营社认为,禅游科技的基建虽然已经足够踏实,但还是缺一个“董宇辉”来引爆。
目前禅游达人中,粉丝数*高的 @禅游昊宇 ,也不过 133 万粉丝,在整个抖音平台上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主播,这或许与禅游分散投资腰部主播,而较少扶持大主播的战略有关。
此外禅游系主播多在直播策划的框架内,虽不出错,但难突破。靠“套路”走红的禅游主播,没有像“董宇辉”那样丰富的个人经历,可以靠个人魅力,打造浑然天成的直播风格。这就让禅游的主播注定了缺少独特性,上限难以有突破。
想要成为游戏界的东方甄选,禅游既需要增加主播的实力,也还需等待恰到好处的运气。
很多人说,新东方根基扎实,俞敏洪深耕品牌十数年,怎么是禅游科技比得了的。
虽然禅游科技的品牌知名度确实比不得新东方,但是其公司的背景却一点也不简单,从创始人到核心高管均来自腾讯。
2010 年,禅游由腾讯联合创始人曾李青和原腾讯 QQ 游戏团队成员共同创立。高管包括 QQ 游戏曾经的产品和技术总监等一系列行业大牛。
此前,禅游还与手机厂商合作预装程序,培养了一忠实用户。现在又追上了短视频直播的风口。可以说,禅游在渠道上,有着非常强大的先天优势。
当然,禅游科技之所以备受瞩目。还是基于其发力抖音的新型营销,形成了「产品」和「直播」二元互补的良性体系。
禅游 2021 年的财报显示,禅游科技新增了“新营销成本”项,2021 年该项成本达 6135.9 万元,占销售成本总额的 10.8%,所谓的新媒体成本指的便是禅游在效果直播上的开销。
受此推动,他们的麻将系列游戏收入从 2020 年的 6000 多万元,一年翻了 13 倍,一跃而至 9.2 亿元。
而禅游过去五年利润分别为:6600 万,1.08 亿,1.6 亿,2.2 亿,5 亿。雪球股民根据目前表现数据测算,今年净利润或将高达 8~9 亿( 即使在上海也差不多能买下一栋楼) ,可以说一年增长一个阶梯,收入完全超过了新营销的成本。
2022 年 3 月份,东方甄选的抖音带货模式开始成熟、成型。6 月份董宇辉爆火,彻底成就了东方甄选。
而 2023 年,游戏行业版号重发、官方支持,行业复苏的东方似乎正在吹起。
现在,2023 年刚开头,禅游科技“游播”一体的模式,或许能在今年绽放出更多的可能,为更多游戏行业的从业者带来新的启发。
2 月 25 日 13:30,运营社将举办主题为《2023直播营销新机会(服务类品牌专场)》的线下闭门会,区别于纯卖货的零售快消电商直播,服务类品牌该如何做直播营销?果集高级数据分析师向一、汽车之家新媒体总监范磊、1号职场创始人兼CEO Jacky,将和 50 位从业者一起分享探讨。
本次线下闭门会采取审核制,免费席位有限,报完即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扫名。
PPS.如果你也对此话题感兴趣,欢迎扫码加入运营生态交流群,和更多懂行的伙伴们一起探讨~
参考文章:《一年时间净利润翻倍至 5 亿元,这家逃离买量的厂商杀出了一条血路》游戏葡萄
如下图,本轮涉及获批的国产网络游戏包括:网易「巅峰极速」、西山居「尘白禁区」、雷霆游戏「渊海王座」、创梦天地「团子合合屋」以及陌陌的「童话镇大冒险」等。不难发现,头部公司不在少数。
在22年进口网络游戏审批中,共有44款游戏获得版号,且通过审批的游戏中有不少都是知名IP,如盖娅互娱「巫师之昆特牌」、腾讯「宝可梦大集结」,恺英网络「纳萨力克之王」、紫龙「第七史诗」等。
“2016 年 6 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此项通知表示从 2016 年 7 月 1 日起,不论是国产移动游戏,还是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移动游戏,均需要按照相关条例和规定填写资料并上交,经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后,才能上网出版运营。”
根据七麦研究院对游戏版号下发大盘数据的观察,近两年游戏版号时断时发,国产游戏版号自2021年8月停发之后,2022年4月才正式恢复发布,中间又经历了5月、10月两次断发。
总的来看,2022年共有7个月正常发布版号——4月(45款)、6月(60款)、7月(67款)、8月(69款)、9月(73款)、11月(70款),再加上12月刚发布的84款,今年7个月共发布了468个国产游戏版号。
再来看看去年,2021年1月(84款)、2月(84款)、3月(166款)、4月(86款)、5月(86款)、6月(86款)、7月(87款),同样有7个月发布了版号,2021年共有679款国产游戏获得了版号。
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同样是有7个月正常发布版号,今年国产游戏版号下发的数量整体较去年有明显减少,达到了31%。不过我们从22年每月下发的版号数量也能看出,近几个月的下发数量正在逐渐提升,12月的84款已基本接近21年的月均发放数量。
对于很多游戏公司而言,版号的获取代表收入的来源。无论上线安卓商店还是App Store,对于付费游戏来说,版号不可或缺。
虽然今年游戏版号磕磕绊绊,但近几个月游戏版号下发的恢复以及数量的提升,尤其是12月版号的下发还是给今年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给2023年游戏行业带来了积极的信号。
申请版号已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对于付费游戏来说,建议有条件的厂商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准备,积极申请。
近期,游戏圈相互传阅一份北京市宣传部将严审游戏版号的文件,该文件提及游戏行业较为关注的无版号运营、游戏公测、马甲包买量和套版号等问题。北京宣传部的该份文件引爆了游戏行业的大震动,游戏公司纷纷表示游戏行业或将面临一场大洗牌。
网络游戏的无版号运营是指什么?什么是游戏公测?怎么判断一款游戏是否属于马甲包?套版号又是怎么回事?上述事项各自存在哪些法律风险?为解答上述问题,笔者将于近期推出系列文章,旨在回应社会关切,为读者解疑释惑,析事明理,助力游戏企业合规运营。
我国的网络游戏行业在2010年后迎来大发展,入局网络游戏行业的企业不断增多,每年新增上万款网络游戏,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类型的网络游戏。但由于出版行政监管部门每年下发的版号有限,并且审批时限较长,版号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2018年国家进行“大部制改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8年4月暂停网络游戏审批,暂缓审批时限将近一年。此外,为了维护中国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中国移动游戏行业健康发展,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通知,声明将严格控制新增网络游戏数量。[i]网络游戏版号审批数量遭受断崖式下降。
为了获取游戏版号,以实现网络游戏的合规运营,游戏企业出现了版号买卖的灰色交易,套版号问题开始层出不穷浮出水面。
所谓的套版号是指某网络游戏为上线运营,套用某款游戏版号,以起到“偷梁换柱”的目的。常见的网络游戏套版号的操作模式主要有如下几类:
第一、游戏公司的新游戏套用本公司旧款游戏的版号,以上线运营。有些游戏公司拥有旧款不再运营的游戏的版号,甚至有游戏公司在前期就存储了大量的版号,待研发出新款游戏后,套用旧款游戏的版号,直接上线运营。
第二、游戏公司进行版号的买卖交易,再套用买来的版号上线运营。有些游戏公司缺少版号,便利用中介或直接跟拥有游戏版号的游戏企业进行版号的买卖交易。在签署版号买卖合同,取得版号后,套用版号以实现上线运营。
第三、游戏公司间签署游戏授权或游戏转让的协议,以实现套版号上线运营目的。有些游戏公司认为版号买卖风险较大,选择更为隐蔽的签署游戏授权或游戏转让的协议,变相地得到交易方的版号授权/转让,再套用在自己研发的新游戏上,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
针对游戏公司新游戏套用公司旧款游戏版号的做法,如果新旧游戏的游戏类型、游戏名称相同,由于运营单位未发生变化,表面上对外有较大的迷惑性。但两款游戏的内容仍具有本质区别。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的规定,网络游戏的内容发生重大改变的,视为新作品,需要重新履行出版审批手续。未经审批的网络游戏,一经发现,游戏网站将有被封闭的风险,网络游戏的经营所得,包括但不限于充值所得、广告所得,不仅将被没收,还有将按经营额5倍以上10倍以下进行罚款的风险。(详见:游戏合规系列:游戏无版号运营的法律风险)
针对版号买卖的做法,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及相关管理规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网络游戏的前置审批,因此版号的取得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不存在被交易的可能性。网络游戏公司进行版号交易的行为,即使支付合理对价,并且签署交易合同,合同也可能会因为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而无效。
针对游戏授权/转让的做法,游戏授权/转让属于商业行为,属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领域。如果受让方是上线运营“转让的游戏”+“转让所得的版号”,本属于合法的商业运作,无可非议;但如果受让人上线运营的是“自己的游戏”+“转让所得的版号”,便属于套版号的做法,虽然此种“偷梁换柱”的做法较为隐蔽,但其游戏内容已发生实质变化,需要重新履行出版审批手续。未经审批,一经发现,将按照《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网络游戏“无版号运营”的做法进行处罚。
[i]腾讯网:国家新闻出版署:严格控制新增网络游戏数量。网址:/20180831G046UB.html。
距离版号暂停发放已经过去了7个月的时间,表面上看各大游戏厂商都依然在忙碌地发新产品,但暗潮涌动之下,其实版号的暂停对游戏行业影响甚大。以至于有不少团队为了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个问题,铤而走险地选择了“买版号”。
小光(化名)是一家中小游戏发行公司负责产品接入的人员,按照原计划他们公司的一款魔幻类的手游应该在今年5月份左右就能拿到版号,但显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了。起初四月份有人提出版号怎么没有照常下放的时候,小光公司不以为然,认为这是审批结果还没公布而已。然而到了六月份,消息传开之后,大家都确定了版号暂停的事情,小光公司慌了。
“没想到真的就暂停发放了,而且我们一直等到了8月份,依然没有消息,产品都已经做好等着发了”。于是他们动了“买版号”的念头。
小光在微信上搜索“版号”,在多个群中找到了几个可以做版号交易的人,一一进行了询价。
像小光公司这样的团队不在少数,特别是中小公司,一两款产品就定生死,为了不继续拖下去,他们不得不选择买版号。“买卖版号”至此也逐渐扩展成有专人专职的产业链。
而按照此前每个月的审批节奏,预估至少有超2000款游戏在等待版号,换句话说,现阶段的游戏市场,对版号的需求量是非常高的。
“版号停发之后变化*大的是价格。”一位版号中介人员告诉笔者,因为版号申请周期太长,完全敲定差不多需要六个月,所以版号买卖在市场一直都是存在的,不过现在版号价格不太稳定,“可以说一天一个价”。
“供不应求”很能说明现在版号市场的情况,在典型的卖方市场下,近期一个版号*高被炒到了近百万,与之前相比几乎翻了10倍。尽管如此,好的版号还是很抢手,如果说以前还可以“货比三家”,现在稍作犹豫很快就被截胡。
据相关从业者透露,按照不同的游戏类型,版号价格有较大差别。比如跑酷、益智等偏休闲类游戏一般不会超过30万,而传奇、仙侠、三国等类型的价格如今都居高不下,基本都在40万起步。
此外,游戏名称在版号买卖中也有学问。“版号价格也要看名字,比如同样两款塔防游戏价格可能会差2倍。”尽管价格高昂,多数游戏公司还是会从游戏名称优先考虑,以便上线之后更容易吸量。
当下,版号何时恢复审批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对于游戏公司而言,游戏尽快上线似乎才能求得心安。除了价格因素之外,只剩下手中游戏能否和现成版号对得上的问题了。
由于中小游戏公司往往没有提前储备版号,面对突如其来的版号审批暂停,对于他们而言有些措手不及。即便是“买版号”,如何将新游戏套上这些已经获得版号的游戏也并不容易。
众所周知,游戏版号申请需要提供游戏名称、游戏类型等文字内容,以及场景图片、人物图片、游戏截图等图片内容,部分游戏还需提交演示视频。从这个角度来说,基本不会有两款一模一样的游戏,即便是换皮产品。
那么,游戏公司买版号主要看什么?在与版号中介人员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游戏类型”和“游戏风格”基本上是第一考虑要素,虽然游戏内里不一样,但至少“表面功夫”要做足,如果能够靠上一点边则更加合适。
而经过仔细的挑选,在这之后即便游戏“正常”上线,也要面临被查处的风险。套用其他游戏版号上线的产品,一旦被发现也将面临下架。
不过有趣的是,版号中介人员基本上对于这一风险不甚在意,不少人对笔者表示,“被查处保证退款”、“至今还没见过买版号被查出的例子”。也有的并不单卖版号,选择将整个公司转让以此规避。
诚然,从现在的市场环境来看,版号监管并不算严格,亟需新鲜血液的各大渠道在产品资质审核方面也会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
现如今,整个版号市场处于存量状态,一方面是版号贵、版号难,另一方面在机构改革的档口,手握版号的公司却收获颇丰,2018年收入翻了几番。据笔者了解,目前有的公司手握版号数量甚至达上百个。
当然,囤版号的公司毕竟是少数。现阶段市场上的版号大多并不集中,前面提到的“中介”便是汇聚这些版号的主要收口,大部分版号需要“中介”点对点和商务或者CP对接。
其中,游戏公司储备的全新版号拿出来进行交易属于少数,这些转接的版号大多是停止运营或者生存空间几乎为0的游戏,倒不如拿到版号买卖市场增加一笔营收。
一般而言,版号授权期限也分为两年或者买断,当然后者的价格更高。除了类似于三国、仙侠等类型走高价买断之外,休闲游戏由于生命周期不算长,更多游戏公司会选择两年“租借制”。也有版号办理人员建议笔者,选择价格更高的买断之后也可以转卖出去,“版号永远都不愁卖”。
尽管目前这条产业链上依然有不少人参与版号交易,但买卖版号绝对不只是价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版号交易并不合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咨询了广悦律师事务所的杨杰律师团队,他们从法律角度解读了版号交易的风险:
“通常我们所俗称的“版号”,包括“审批文号”以及“网络游戏出版物号(ISBN)”,是网络游戏上网出版前,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的规定,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审批,经审批同意相关游戏出版上线运营的批准文件。
“版号”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认网络游戏内容合法合规,并可以出版上线后颁发的批准许可。因此,对于这一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并不存在可买卖或者可交易存在的可能性。
由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具的记载了版号内容的《网络游戏出版物号(ISBN)核发单》里,只记载了网络游戏名称、游戏类型、出版单位名称、运营单位名称,因此在实操中,买卖版号的交易往往通过获准使用该游戏产品的名称、获得该案游戏产品的运营权或者转让该游戏产品的著作权等方式来进行。而事实上,购买版号的主体虽然仍然使用这一游戏产品的名称,但是实际运营的内容与原审批的网络游戏产品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根据《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第六条、第七条的规定,已经批准出版的移动游戏变更游戏内容应依其所属类别重新履行相应审批手续。变更出版服务单位、游戏名称或者主要运营机构也应经省级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理变更手续。
如未按照规定要求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即上网出版运营的移动游戏,一经发现,相关出版行政执法部门将按非法出版物查处。可能会面临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定职权予以取缔,罚款等方面的处罚,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处罚外,如果在版号买卖的交易过程中,还存在侵犯他人合法的商标权、著作权等权益的地方,还可能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
而除了法律风险之外,据了解,目前主管部门还会重新复查已经审批了版号的游戏,查看是否有“货不对版”等违规现象。也就是说买卖版号的风险其实非常大,处理不好很容易功归一篑。
而另一方面,买卖版号的背后,同时也透露出了不少从业者的无奈,就像小光告诉笔者的:“如果有别的办法,谁又愿意买版号呢,成本还那么高。”诚然,游戏行业对版号的渴求已经到了一定程度,整个行业都期盼着有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
秉承着“以信为本、四海畅游”的经营理念,信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用户群体不断增加。整个团队朝气蓬勃、充满活力,不断为游戏行业的繁荣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