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337-8662-865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游戏行业发展速度之快,收入之多,不得不令人惊叹。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开始从事游戏行业,创业的体同样有许多瞄准这个行业。但并非完成游戏的开发制作后就能上线盈利,还需要办理一系列的相关资质,其中游戏版号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那么如何办理游戏版号呢?
01.游戏版号申请流程1.游戏公司把版号申请材料提交给代理公司(申请版号的游戏包)2.由代理公司提交给各地方出版社初步审核游戏包,3.地方出版社通过后提交省局,4.省局审核通过后,提交通过后的版号申请到版署(中宣部)审核,5.版署收到版号申请提交后,会给申请版号的公司反馈:回执单。6.等待游戏产品的进一步修改或者下发。
*近各种关于网络游戏审核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游戏版号什么时候重新开放申请,也成了整个游戏行业*为关注的话题。
游戏版号,一直是跟出版书号一样的存在,而且比书号更加“一号难求”。因为不管游戏产品做得多么牛逼,没有版号一切都是浮云。
在经历了2018年连续9个月没有发放版号的至暗时刻之后,游戏行业似乎又变得热闹了起来。
不过,各种传言纷纷扰扰,并没有给从业者吃下一颗“定心丸”,猫影文娱通过多方查询和分析,力求去伪存真,以正视听。
2018年3月,游戏版号被冻结,连续9个月没有发放版号,直到2019年12月底才重新放开审核。
受此影响,很多上市游戏公司2018年的财报上都出现了相似的话术,“受游戏行业监管环境变化,2018年游戏业务收入大幅下滑,业绩不及预期,亏损较多……”
上市游戏公司虽然收入增速放缓或下降,但至少还有资本可以支撑,小游戏公司或独立游戏工作室甚至直接“断粮”,日子更加难熬,不时传来消息倒闭的传来。
经过2018年9个月的蓄势待发,猫影文娱统计发现,在2019年游戏版号开发放之后,开年短短三个月时间里,国家新闻出版署通过12批次,已经发放国内游戏版号999个。
3月29日,进口网络游戏版号也恢复发放,首批发放30个版号,这是2018年2月以来首次发放进口游戏版号。从数量来看,跟2016和207年几百个版号的状况相差甚远,甚至比不上版号被冻结的2018年,创下了近8年来的历史新低。
要知道,全国有6000多家游戏企业,其中上市企业有200家。1029个游戏版号,说明至少有5000多家公司第一季度没有任何新游戏通过审批,即便是腾讯、网易这样的游戏巨头,也经常缺席获批名单。
按照2018年3月份以前的审批数据,平均每个月版号审批量高达700款,版号暂停发放9个月,大约有6300款国产游戏积压待审批,如今只发放了999款,还有大量积压游戏未被释放。当然,也不排除去年在暂停发放版号之后,后期提交游戏数量减少。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虽然游戏版号恢复发放,但版号总量却被严格控制,内容审核也变得更加严格。
网络上到处都是“广电总局游戏新规”的消息,即便是一些官方媒体,也不加审核跟着起哄。
事实上,游戏审批,在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没分家之前,归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但2018年该机构被拆分之后,游戏审批并不归广电总局负责,而是归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署负责。
根据网上流传的《版号新增注意事项》,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将于4月22日开放受理。
1、游戏名称不可以出现英文,需要采用标准简体字,且游戏要与内容有较强的关联;
3、宗教迷信、算命、绿色血不得出现,打斗系统任何颜色的液体都不得出现,尸体需尽快消失。
4、未成年账号中结婚系统不可开放,可设置不经过结婚系统但享受结婚系统带来的收益。
值得说明的是,这份《版号新增注意事项》虽然规定的非常详细,但并非官方发布的通知文件,也没有官方盖章,未能证实其线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上出现了多个“游戏审批”相关文件,其中包括,《出版国产网络游戏作品审批》和《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电子游戏出版物审批》。
经猫影文娱核实,虽然发布时间显示4月19日,但除《出版国产网络游戏作品审批》和《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电子游戏出版物审批》外,其他4月19日发布的内容点开之后均显示乱码。
不管消息真假,行业对于“版号”的需求是极其迫切的,这一系列消息对于游戏行业已经是一个积极信号,各大游戏公司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如果说上面的消息有可能是空穴来风的话,那*近“艺忛出版”发布的消息,就显得更加可信了。
“艺忛出版”属于A股上市公司“厦门吉比特”旗下,从事游戏出版相关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按照“艺忛出版”的消息,4月1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各地方出版主管部门召开全国游戏管理工作专题会议,通报游戏管理情况,讲解网络游戏管理工作有关规则和要求,安排部署近期网络游戏的管理工作。
根据“艺忛出版”公布的全国游戏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内容及领导讲话,猫影文娱归纳如下:
2、4月底开始重新接收版号申请材料,2018年7月以后已经提交但是未受理的存量产品,以及2019年2月停止收件后待提交的增量产品,分批重新递交版号申请材料。(与上文开放版号申请的传言不谋而合)
3、游戏界面设计不能出现尸体和血泊,将血泊改成其他颜色亦不可(与上文《版号新增注意事项》要求基本一致)。
4、宫斗类、官斗类、棋牌类一律不受理,换装类游戏暂未明确是否受理,建议先暂缓申请。
5、微信小程序游戏需要申请版号方可上线运营,如果无版号无收费的小程序已经上线个工作日内到省局备案。
如果以上会议内容属实,“宫斗”、“官斗”不仅在影视剧领域被限制,在游戏领域也同样被禁,同时被禁的还有“棋牌类”游戏。
在以往,“棋牌类”游戏因为极低的运营成本,曾一度是网络游戏的主流。以2018年2月为例,484款获得版号的游戏中,棋牌类游戏就占了约170款,比例高达三分之一。
但棋牌类游戏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赌”的成分,早在2018年9月相关部门就已经对德州类扑克玩法游戏进行了限制运营和勒令下架,这似乎已经昭示着“棋牌类”游戏被限制的命运。
猫影文娱注意到,“艺忛出版”目前已经将该消息删除,原因尚不确定,或许是出于泄露广电会议领导讲话的太过敏感,或许是因为消息有待验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游戏新规”传出后不久,微信就更新了小游戏审核要求,从4月18日起,个人主体开发角色类小游戏应用不接受新增发布的申请。从4月25日起,个人主体开发者角色类小游戏应用不接受线上更新发布的申请。对角色类小游戏微信要求从个人主体迁移到企业主体运营。
游戏版号恢复申请和核发虽是利好,但“未成年人保护”将作为硬性规定,对未成年人的限制范围进一步扩大,登录游戏的基础准入年龄从13周岁升至16周岁。
腾讯将在新游戏中启动“16+”试点,“16+”将健康系统与游戏研发,特别是新游戏*初上线进行了深度结合。
具体规则为:1. 在登录游戏时:根据健康系统的公安实名校验结果,年满16周岁的用户才可以获得系统授权、直接登录游戏体验;2. 在游戏中:16周岁及以上的未成年用户仍会受到健康系统防沉迷规则的管理,每天限玩2小时。
4月2日,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小伟表示,在抖音、快手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后,今年6月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都将全面推广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每天限时40分钟,不能打赏,开通或关闭均需输入提前设置的四位数字密码,浏览内容以教学课程视频为主
很显然,游戏行业的“16+”试点一旦成熟,将会被运用到所有游戏,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
在过去,遍地都是垃圾小页游,这种页游风险小,可以快速捞回成本,即使被封,也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即便是很多大公司,也乐衷于开发换皮游戏,通过抄袭国外游戏,迅速圈钱……
对于游戏公司来说,“版号”就是未来能否顺利发展的命门。在版号总量被严格控制之后,每个游戏公司审批到手的版号将变成极其有限,如果将“珍贵”的版号,用来开发垃圾小游戏,无疑就是对版号的一种浪费。
未来,新游戏数量下降的趋势将继续保持,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在同等的业绩压力的情况下,新游数量下降意味着从单款游戏上获得的收入需要比以前更多,这就需要游戏公司摒弃之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断靠新产品刺激收入的传统套路,而是在有限的游戏上做精做专做深。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版号恢复审批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在“游戏新规”之下,监管再次趋严,游戏总量被严格控制,不良类型游戏将被进一步剔除,“未成年人保护”将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游戏公司也不得不开始讲社会责任。
现在市面上,游戏越来越多了,有休闲游戏、棋牌游戏、竞技类游戏等,那么这些游戏肯定有原创被抄袭的风险,就需要办理游戏版号。
游戏版号全称《网络游戏电子出版物审批》。是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相关游戏出版运营的批文号的简称,是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发布的对于游戏根据游戏软件著作权,含网络游戏法和计算机游戏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含网络游戏法的保护。同时,游戏版号也是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意相关游戏出版上线运营的批准文件。一款游戏研发出来之后,先办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软著保护的是游戏的代码,可以重名。游戏版号是针对的游戏的名称和内容,游戏版号的名称不能重复,这个名称是根据软著上的名称来的,所以申请软著的时候有必要进行排查。
办理游戏版号需要ICP许可证和游戏软件著作权才可以办理,每一款游戏相对应一个版号,在之前的版号没有注销之前不可重复注册。
网络游戏经营需要有游戏版号,为什么需要游戏版号来作为游戏运营的一个基础呢,是因为游戏现在研发的越来越多,但是有许多类似的游戏,一不留神就成了抄袭。
所以申请游戏版号是为了保护游戏的权益不受到侵害,游戏版号是为了保护游戏而要申请的。